首页 / 人物

揭秘:探求冬瓜背后的文化力量

2023-01-30 16:22:07人物来源:原创
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,冬瓜原产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印度等地,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。查阅相关文献,可以发现在秦朝以前还没有专门记载冬瓜的文献资料。

(一)何以为“冬”

冬瓜,寻常瓜果蔬菜之一,我国南北两地皆有种植。老少皆宜,无论是清炒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炖煮,味道都非常鲜美。

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都知道,冬瓜有“夏瓜”的称号,它在夏天成熟、采摘食用。这时候有的小伙伴可能就有疑问,那为什么要取名叫冬瓜呢?

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,冬瓜原产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印度等地,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。查阅相关文献,可以发现在秦朝以前还没有专门记载冬瓜的文献资料。到后来的《广雅》才能寻得冬瓜的踪迹,里面有这样一段对冬瓜的描述“冬瓜经霜后,皮上白如粉涂,其子亦白,故名白冬瓜。”意思是说,冬瓜成熟之后,身上会披上一层白霜,与冬日白雪落在上面相似,顾名为冬瓜。确实,夏日炎炎,冬瓜外表的白霜给人以清冷的示意,想想也是十分贴切的。宋代诗人郑清之还以此为题材,写了《冬瓜》诗一首。剪剪黄花秋后香,霜皮露夜护身长,生来笼统君莫笑,腹内能容数百人。”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瓜的特色之处,也反映出作者“宰相肚子能乘船”的度量。

关于冬瓜的名称还有这么一个神话故事,传说神农氏爱民如子,为了造福人民培育出了“四方瓜”东瓜、南瓜、西瓜、北瓜,命令它们各奔至他所封的地方安家落户管理乡民。可是,南、西、北瓜都按照神农的指示各自去了受封的地方,只有东瓜不服神农的安排,说东边的海风大,它不适应生活。神农只好让东瓜换个地方。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,北方它嫌冷,南方又太热,西方风沙大,最后东瓜只能选择去东方。神农氏看到东瓜回心转意,便高兴道:“东瓜,东瓜,东方为家。”东瓜听完后立即说到:“是冬瓜不是东瓜,处处都是我的家。”神农氏听完后,哈哈大笑道:“冬天无瓜,你喜欢叫冬瓜。愿意四海为家,就叫冬瓜吧。”

如此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,使得冬瓜的身上平添了几分神秘的韵味。

(二)你不知道的冬瓜历史小故事

“冬瓜”诗人张祜

冬瓜因为它的味美好栽种深受乡人喜爱,虽不能像大诗人一样吟诗一首,但也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取个小名为“冬瓜”。不仅是因为冬瓜生命力顽强,小孩子叫这个名字好养活,也是家长希望取名为冬瓜,孩子可以成长成冬瓜一样,茁壮、敦实。而唐朝大诗人张祜的小名就叫冬瓜,只因为母亲生他的时候,梦见过冬瓜。至此他与冬瓜有了不解的缘分。

张祜是个非常有才气的诗人,曾经写的《昭君怨》“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。一声何满子,双泪落君前。”闻名于世,朝中伶人没有不会唱张祜的《昭君怨》。其中的“故国三千里,深宫二十年”更是得到白居易、杜牧的欣赏。但也因为他的才情和孤傲的性格,也受了一些诗人的排挤,里面就有非常有名的诗人元稹。张祜一生仕途不得意,甚至还被钱塘酒徒诗人朱冲和作诗《嘲张祜》讽刺,“白在东都元已薨,兰台凤阁少人登。冬瓜堰下逢张祜,牛屎堆边说我能。”

 

但张祜并没有对此耿耿于怀,反而寄情于乡间,让往事随风散去。晚年的他在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定居下来,竹篱茅舍,自给自足,与好友下棋对弈,吟诗对唱。想想,对于“冬瓜堰下做一名小官”的嘲讽,张祜可能早已以冬瓜大肚能容的气量,对此一笑而过。

 

英雄气概的“冬瓜鱼”

胡宗宪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抗倭健将,在嘉靖三十三年,倭寇大肆攻略我国沿海乡镇,于是朝廷命胡宗宪到宁波抗倭御敌。胡宗宪机智聪明,使用策略击退敌人。他带领手下身穿百姓服装,深入敌区,将毒酒和大米装船航海,当遇到倭寇时就弃船而逃。贪得无厌的倭寇中了胡宗宪的计谋,误食毒食,死伤七百余人。

为了庆祝此次胜利,胡宗宪看见乡民送来的慰劳品有大量的冬瓜和鱼。于是他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吃的冬瓜鱼,便叫士兵将冬瓜削皮切块作锅底,再将乡民送来的鱼洗净宰杀,然后将鱼块下锅和辅料一起翻炒上色,再加上适量火腿腊肉,最后铲起铺放于锅内。最后加入盖过鱼肉的清水,小火慢煮,一个小时之后便可以出锅品尝。鲜香扑鼻的鱼味和爽滑味美的冬瓜完美融合,让士兵美美的吃上一顿“百鱼宴”,体会胜利的滋味。从那以后,“冬瓜鱼”便闻名于世,广受大家的喜欢。

(三)附庸风雅 看古人如何写冬瓜

做人可以像菊,淡泊名利;可以像莲,出淤泥而不染;也可以像冬瓜,其貌不扬,却有丰富的内在。可惜的是,即使是在喜爱用诗歌来托物言志的古代,也很少见到咏冬瓜的诗和文章。能在以往古人所做的文章和诗词中见到冬瓜身影的,可能对冬瓜真的是“真爱”。

清代袁枚在他的《随园食单》写到,“其中可荤可素者,蘑菇、鲜笋、冬瓜是也。”“冬瓜之用最多。拌燕窝、鱼肉、鳗、鳝、火腿皆可。”寥寥数语就将冬瓜这个百搭的特点凸显出来。

而在清代褚人获编写的《坚瓠集》中记载着关于冬瓜美食的故事。北宋期间的张景寄情山水隐居不当官,一日宋仁宗召见他问道“卿在江陵地有何景?”张景答道:“两岸绿杨遮虎渡,一湾芳草护龙洲。” 宋仁宗又问:“所食何物?”张景答道:“粟米炊鱼子饭,嫩冬瓜煮鳖裙羹。”这道冬瓜菜流传至今,广受好评。

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邮箱联系我们删除!

猜你喜欢

  • 郭敬明的真实身高

    郭敬明的身高一直是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,关于他的真实身高存在多种说法,但并没有确凿的官方数据来证实。根据官方资料,郭敬明的身高被标注为 155 厘米,但这一数据引发了许多网友

    2024-11-04 686
  • 曹德旺的家庭资料及其哥哥曹德淦简介

    曹德旺,作为著名的企业家和福耀玻璃的创始人,其家庭背景和其他家庭成员同样引人关注。曹德旺的哥哥是曹德淦,以下是关于曹德淦的详细信息和曹德旺的家庭资料。一、曹德淦简介出

    2024-11-04 1472
  • 吃丝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人物

    吃丝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
    丝瓜是一种常见、常吃的家常蔬菜,而且价位也不贵,不分南方和北方,都可以轻易购买到丝瓜。有两类类人对食用丝瓜有一定的注意事项,一是体寒的人,二是痢疾中的人。

    2023-01-30 128
  • 马钫哲个人资料简介

    马钫哲,1998年5月10日出生。有说法称其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,也有说法是出生于广东广州。她是快手直播平台主播、中国内地女歌手、半花半草品牌创始人。2018年,马钫哲入驻快手,起

    2024-11-02 603
  • 中国人种了3000年的大豆,被美国人3年击溃人物

    中国人种了3000年的大豆,被美国人3年击溃

    早晨的豆浆,饭食必备的食用油,美味的豆腐,这都离不开一个随处可见的农产品——大豆。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家,但是鲜为人知的是,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这个食材

    2023-01-30 169
  •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

    李绅是唐朝的诗人、宰相。他生于 772 年,卒于 846 年。李绅的主要作品包括:《悯农二首》: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,其中 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

    2024-11-03 505
  • 中国的茴香文化有哪些?人物

    中国的茴香文化有哪些?

    茴香,味道浓烈,是北方人最爱的家乡味道。在茴香面前,每一个北方人,无论是北京、天津,还是整个华北东北地区,他们都会像个孩子一样,因为这茴香让他们感受了满满的归属感。

    2023-01-30 157
  • “小小黄瓜是个宝,减肥美容少不了。”黄瓜有那么神奇吗?人物

    “小小黄瓜是个宝,减肥美容少不了。”黄瓜有那么神奇吗?

    夏天是吃瓜果的好时候,西瓜、甜瓜、哈密瓜,当然也包括价格低廉、吃法多样的黄瓜。不过,有些人显然希望黄瓜做得更多。他们说:“小小黄瓜是个宝,减肥美容少不了。”

    2023-01-30 129
  • 庞统之死 庞统怎么死的

    庞统是在跟随刘备进攻雒城时,被流矢射中而死。庞统,字士元,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军事将领,他以智谋和勇气著称。然而,庞统的生命在他 36 岁时戛然而止,死于战斗之中,具体经过如下

    2024-11-04 475
  • 王力宏是台湾人吗

    王力宏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,祖籍是浙江省义乌市。虽然他与台湾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,在台湾流行音乐界发展并正式进入演艺圈,但严格来说他并不是台湾人,而是美籍华人。1995

    2024-11-01 491